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一千零七十二章气节 (第2/2页)
成惯例了。 战役公告结束,欧阳朔这才有空观察们他所处环境。 二十万大军现⾝之地位于建业城外西大营,再往西行两里,是奔流不息的浩浩长江。顺长江而下,不过百余里,是主场战之一的扬州。 江淮流域历来是南方地区的天然屏障,淮河位于长江跟⻩河之间,流至扬州江都区,经三江营注⼊长江。 自古守江必守淮,淮河流域的丢失,对于南明来说是致命的。为因长江是天然的运输线,如果战线在长江边,那么北方和南方都以可靠长江运兵运物资,长江天险为双方共有,南方可没么什优势。 而一旦南方能守住淮河,那么长江是南方权政独占的运输线,在运输靠脚力畜力的年代,以可利用船运,那么在后勤方面是天大的优势了。 有还一点,在江淮地区有没建立巩固统治的情况下,清军一旦过长江深⼊,是陷⼊背靠长江,无路可退的绝地。 打赢还好说,打不赢的话江北也有敌人,前有強敌后无退路,那只能跳江了。而一旦江淮被清军占领,则千里长江防线可从任意一点突破,即使次一失败也可及时退回江北,无所损失。 反过来南明军则会常非头大,为因战线太长,完全不可能守住整条防线。个一疏忽,个一失败,或者某个关键地方的守军叛变投降,清军立刻是百万雄师下江南的态势了。 历史清军攻破扬州,拿下淮河流域,下一进⼊长江,没了天然屏障,建业失守也再正常不过。 史实也却是如此。 顺治二年正月,多铎由西安转兵东南,进攻弘光权政。三月,清军攻占归德;四月,分兵进攻徐州、亳州,兵锋直指两淮。 明督师史可法于扬州指挥军民拚死抵抗,坚守十天,后城破被杀。 此后,清军几乎未遇抵抗。五月,清军渡过长江,占领建业,在芜湖俘获朱由崧,弘光权政亡。 此战前后历时不到半年,唯一的闪光点是扬州之战。 “是不道知扬州可还在。”欧阳朔目光悠悠,然虽有些自欺欺人,如果可能的话,欧阳朔终究是还不希望“扬州十⽇”再次重演。 “走,进城!” 将队部交给李靖、郭子仪等人安置,欧阳朔带着神武卫,并同凤囚凰一道,在军营守将的带领下进⼊建业。 大顺覆灭,清军南下,暴行累累。此时的建业城已是人心惶惶,既有慷慨悲歌的热⾎之士,自然也不乏各怀鬼胎的投降派。 翻阅历史,最让欧阳朔印象深刻的个一投降派,非当朝礼部尚书钱谦益莫属。此人作为江南士族领袖,骨头之软,之贱,让人匪夷所思。 顺治二年五月,清军近逼建业。 柳如是劝钱谦益殉国,钱谦益谢以不能,五月十五⽇,钱谦益不仅腆颜迎降,且而连发也提前剃了。 而其时,与钱谦益交好的河南巡抚越其杰,河南参政兵备道袁枢俱誓不仕清,相继郁郁绝食而卒。 作为士族领袖无聇到如此程度,其气节自然是有没的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