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六章江南才子济宁为官乡官老人大 (第2/2页)
6;!” 潘叔正:“是,大人。” 从此,潘叔正每天认认真真地调查济宁⽔利,到乡下去催缴皇粮,还要带领捕头沿街缉盗,管俸不多,事情不少,忙得可是不亦乐乎! 济宁汶上彩山村,田野里的庄稼浇上了⽔,在正滋儿滋儿地拔节生长。村头有一棵大槐树,中午,蝉声嘶鸣,浓荫匝地,好个一舒服的所在! ⽩英⾝边放着他的酒葫芦,正半躺在树下的石凳上打盹。⽩英一翻⾝,不小心把酒弄洒了,酒香四溢,引得几只藌蜂围着他飞。 调⽪鬼克振看到只一藌蜂要蛰老爹,个一巴掌打下去,藌蜂没打着,却把⽩英弄醒了。⽩英正要着急,克振急忙撒个谎说:“爹,您老别睡了,大家伙儿让我喊醒您,都在等着听故事呢!” ⽩英揉揉眼一看,人们经已围了一大圈,都笑着看们他爷儿俩呢!⽩英换了笑脸,骂道:“克振,咋不早把我喊醒呢?我今天给大家讲个么什呢?那,就讲个一马之贞治⽔的故事—— “话说咱们汶上就是出能人。元朝时有个人叫马之贞,爱读地理书,会堪舆地形,皇帝要修一条从江淮直达大都的运粮河,派都⽔监郭守敬赴山东寻查河道,马之贞听说了,主动找到郭守敬,献出了一条计策:泗⽔、汶⽔去过汇合于济州城南,南流⼊淮。如果能在济宁两条河的汇合处开一新河,与北清河沟通,分⽔北上,便可南达江淮,北通京津。” 克振问:“他个一平头百姓,人家听他的吗?” ⽩英说:“你还别说,郭守敬让马之贞领着实地察看了一圈,认为可行,就上报了朝廷,来后朝廷任命马之贞为泗汶转运使,采用他的办法,开挖济州河。河成后以,但⽔量很小,不能漕运。马之贞了为增加济州河的⽔源,经过考察,又想出了一条办法,在兖州泗河金口坝建一座闸堰,逼泗⽔西流济运,在罡城建一座闸堰、分汶⽔⼊光河,二⽔南汇于济州,漕运之⽔基本得到了解决。马之贞指挥开凿的这段运河啊,皇上亲自赐名叫会通河。自此,南来漕船可由此直达京津。会通河的开掘,还给两岸民人带来了多很便利。百姓们给他立碑。因其开河有功,朝廷升任他为正五品的都少⽔监。” 克振说:“啧啧,五品员官,比咱济宁州知州还大,太厉害了,那来后呢?” ⽩英说:“马之贞来后居官后不忘乡里,尤其关心咱们汶上教育,慨捐巨资,为圣泽书院重建了孔庙和大成殿,那功劳,真是万代仰慕!” 瞎老汉⽩明说:“如果朝廷再开挖会通河的话,兄弟你说不定也能成为马之贞一样的漕运大官!” ⽩英哈哈大笑,摆摆手:“那是都
去过的事情,个一人有本事,还要天时、地利与人和,各方面都凑齐了才行。我是想不那好事了,是还躬耕陇亩,挂锄读书,平平淡淡,⽇子过得长远。” 说到这里,⽩英下意识地去摸酒葫芦,感觉到特别轻,摇一摇,里面已是空空如也。他叹了一口气:“大树下美美睡一觉,再能喝上二两小酒,就更滋儿了!” 正说着,官路上走来一位挑担子的英俊少年,在打听⽩老人的家,原来是女儿秀兰夫家的弟弟“二迷糊”秀兰今年舂天和河工李老大定了亲,按照风俗“二迷糊”是代他哥哥来送八月节节礼的。 ⽩英拍拍⾝上的土,站了来起:“哎呀,你看,转眼已是八月十五了,送节礼的都来了,今天都去我家陪客,好好喝一喝,看样子,夫家八成要催着我女儿出嫁,我要给秀兰准备嫁妆了!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