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二十二章活人令 (第2/3页)
一个落了好的,不死也要扒层皮,就连齐王府不也一样退避三舍?听说,前一阵俞县一把大火 子烧死上万人,真要惹出事情来,可别怪父亲不肯帮 “是,父亲大人!”左丘亮的笑容一下就不见了,整个人如同泻了气的皮球,有气无力的应了一声。 左丘林还是放心不下,又叮嘱了句“你可千万别去惹事!张青州肯定挖好了坑,就等着有人往里跳,好杀鸡给猴看呢!” … 这是一个好天气,天高云淡,温暖的阳光洒下来,照得人身上暖洋洋的。一望无际的湛蓝的大海,一道道波狼不断涌来,拍打在船舷上,喷涧出雪白的泡沫,一只海鸟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曲线,宋文明昂首远眺,依然是海天一色,不由失望的摇摇头。 “宋大人,别急!看到海鸟距离岛就不远了!”船老大福伯大声笑道。 “嘿,”宋文明有点不好意思“福伯,我算什么大人,一个小屯长,叫我宋屯好了!” “呵呵,那老朽就托大了…不过,屯长是百石,也不是斗吏了。何况,宋屯前程远大…” 常跑海的人,性格豪爽,见宋文明真心实意,福伯就应了下来。 “福伯,但愿能借你吉言。对了,福伯,你说前面的海牙子真的会有淡水吗?” “嘿,这里我还真不熟悉…平日捕鱼是毋须出来这么远的,只是听别人说过有。不过,宋屯,你不用担心,讨海人不会在这样的事上说谎的。既然说是有,那里就肯定有水…” “那就好!那就好!” 宋文明若有所思,若是发现了淡水,这就是最后一座岛,然后便可以返航了。在海上漂了半个多月,一想到回家,想到结婚不久的妻子,宋文明的心里就热了。 “宋屯!” “哦,福伯,有事你就说!” “宋屯,我是想问问,这么远的地方用得上么?平日里讨海人是不会走出这么远的。” “哦,福伯是说在各岛设点征收海鱼的事…” 渔船需要及时处理捕到的鱼,并上缴所须的鱼货,但这样一来一往往往会浪费很多时间,张涧有心在渔民常去的渔场敖近海岛上,设立鲍鱼肆,就是腌咸鱼的作坊,渔民可以在这里上缴,然后,集中用大船把咸鱼干运回去。这样一来,既方便了渔民,也可以方便自己的流民船 队。同时,鲍鱼肆也能为老弱找点活干。 宋文明笑了“福伯,你想啊,现在青州才有多少条渔船,治中大人要造很多很多大船,將来这里的渔场肯定不够用,不够用了怎么办,不就得向外扩张了,这是有备无患…” 埃伯一想也是这么个理“嘿,不愧读书人,想的就是长 远…” “福伯,听说你是这青州最有能耐的讨海人?”想起流民捕鱼船 队,宋文明不由想起来一件事情。 “那可不敢当,”福伯很是高兴,古铜色的脸庞上满面红光,却连忙摆手“十里八乡的,说这话还行,在青州,可不敢那么讲!” “呵呵”一笑,宋文明也不再说这儿“福伯,这回张大人造船,也是为了流民能有口吃的,治中大人有意组建流民捕鱼船队,这样一 来,也能多得些儿,流民学会了捕鱼,以后也好多条活路。不过,这船队别的不愁,却是缺乏熟悉渔场和捕鱼的老手…” “啊?那渔船的事?” “渔船的事是渔船的事,两事各不相干,福伯,你放心,总不会都便宜了冀州人的…” “嘿…”福伯干笑一声,不说话了。 话说到这一地步,宋文明还不明白福伯的心思,他就白当这个屯长了,也不会让张涧依为心腹,委以重任。 “福伯,捕鱼船队的船老大,可以在捕到的鱼中独得半成的…” “真的?”福伯眼睛亮了,要是带十艘船出海,一次就能得到几十石鱼,一年下来足够赚钱买条大船了,而百石的船不是一个人驶的动 的,总要三五个人才好,还要缴纳渔税…一进一出算下来,福伯眼睛闪闪发光。 “当然是真的!这是要公开布告的,而且,治中大人会以青州刺史的名义,与所有人写下文书,言明此事…” … “大人,从庙岛到海牙子,共有十三个岛屿可以建鲍鱼肆,从大公岛往南也有九个岛屿…” 宋文明摊开海图,指点着各个岛屿,讲解着情况。重要信息在海图上,都用石墨笔标明了。宋文明根据上面的标注,很快就把情况讲了个七七八八。 “好!书亮,这次辛苦你了,干的不错!” 宋文明咧嘴笑笑,张涧对夸奖毫不吝啬,只要做的好,他肯定会夸你。不过若是做错了事,他也不会姑息的。 “回去好好休息一天吧,宋家娘子也该想死你了,可惜事情多,不能让你读休息两日,明天就又该忙起来了!” “不忙!不忙!” 新婚不久,若说宋文明不想媳妇,那是胡扯,但在此处,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