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生指南_第三卷第六章善后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三卷第六章善后 (第3/3页)

坞,储备了够吃三十年的谷子,自己说:“事

    据天下;不成,守此足以毕老。”就反映了他的这 ▋

    在这种心态下,董卓完全不管不顾了,铸钱就是一个目的…敛 财。他所铸小钱的质量,可想而知。薰卓小钱既无内廓又无外廓, “五铢”二字模糊不清,很难辨认,又轻又薄,质量比磨边钱和剪凿钱还差,世人讽刺为“无文钱。”薰卓铸无文小钱,极大的破坏了大汉国的国家信誉和经济,人们不再相信铜钱,铜钱的币值就不稳了,物价随即飞涨。在后来长安物价最混乱的时候,一斛谷子竟要卖到数十万钱。

    “主公,自小钱流入青州以来,物价已经上涨了一倍,还出现了大量的磨边钱和剪凿钱…”

    项奉的面色沉痛,对于经济,他有种天生的敏感。张涵对经济没什么研究,但通货膨胀的危害还是知道的。

    “子承,这事不能忽视,你马上下令,不要用州牧的名义…元始刚去长安,不能给他添麻烦,用你自己的名义,我会与各地守相打招 呼:禁止使用磨边钱、剪凿钱和无文小钱,凡是使用上述钱者,都处以五倍的罚款;设置重奖奖励举报者,凡是能提供确凿证据的,可以获得双倍的奖励…”

    …

    “文臧,此去冀州,韩冀州有何话说?对了,刘治中如何了,还在扫地吗?”

    听见张涵问起这事,戏志才未曾开口,便忍不住先笑了。

    “嗯,还在扫地呢!韩冀州也真是个妙人…”

    刘子惠是冀州治中从事。治中掌管一州人事大权,位高权重,是州牧的心腹之人,像青州治中就是张涧。戏志才上次去见韩馥,没有进门却先看到刘子惠身披赭衣(囚衣),正在扫大门。戏志才已知道了此 事,也不免多看两眼。当然,戏志才也没有恶意…刘子惠这人还是有才能的。但人都如此,这种时候戏志才也不便说什么,依然如故与他见了礼,才进去见韩馥。

    两年多下来,戏志才与韩馥也很熟悉了。两人都是颖川人,远在他乡见面后便有三分亲近之意,戏志才又才学出众,两人很说的来。青冀两州境况有些相似,戏志才也时常去联系一下感情,偶尔也帮助出些主意。

    原东莱太守王罗也是个聪明人,他所领之兵军心离散,凭他这无根之人,只怕行不了多久,便会全军自溃…中了张涵的心意。故而,王罗统率三千杂兵离开了青州以后,就转向北方而行,直入渤海,投入袁绍帐下。自此以后,袁绍便时常借此名目,前来讨要粮草,张涵也会给一些,不过给的不多。兵马未动粮草先行,是众所周知的道理,青州富有又是出了名的,在大义面前,竟吝啬一点粮草,怎不叫屯兵酸枣的众人恼怒。王匡遂来函恐吓。张涵早已做好了战争准备,正要攻打泰 山,自是一笑置之。

    不过,这却是个不错的借口。

    韩馥听任袁绍举兵,本不情愿。收到了三公书以后,他有些犹豫,召集了众谋士商议,是助袁氏,还是助董氏。治中刘惠勃然变色“兴兵是为了国家,问什么袁、董?”这话说的慷慨激昂,韩馥很是惭愧。随后,刘子惠建议韩馥随大流。说实话,刘子惠的主意是相当不错的。以冀州的实力,参与讨董了,就占住了道理,至于袁绍回兵攻打,大可不必放在眼里,只要控制住粮草,袁绍兵再多將再广,也必败无疑。

    但是,袁绍四世三公,广交豪杰,招募了数万军队,韩馥对他待在 海很是忧虑的。这人比张涵还黑,他就一再克扣粮草,想使袁绍大军无粮自散。于是乎,韩馥也接到了 州刺史刘 的恐吓信…说打完了薰卓,就来打你。韩馥生性胆小怯懦,在人中也是极品了。收到此 信,马上就害怕了,又急又怕,后悔莫及,心想,要是当初不放袁绍出兵,哪里来的这么多事。韩馥一气之下差点没把刘子惠给杀了,多亏别驾从事耿武等力阻,才让刘子惠去扫地了。

    韩馥克扣粮草等事,是瞒不了人的,张音把前因后果一联系,也就推断个八九不离十。张涵对冀州的觊觎之心,戏志才心如明镜。韩馥非是雄才,正有可以图谋之处,便宜了别人当然不如便宜自己。两州都收到了恐吓信,戏志才正好去拉拉关系。

    一见韩馥,戏志才便故作诧异,询问起了刘子惠扫大门之事。韩馥与他关系不错,又素知他智谋过人,正要讨个主意,便不瞒他,径直说了此事。戏志才闻言大怒,拿出了王匡的书信,摆出一幅同仇敌忾的模样,称正为此事而来…

    戏志才好不容易把韩馥忽悠得晕头转向,准备与青州结盟,守望相助。不过,张涵随即就攻占了泰山郡,韩馥一看,前有狼,后有虎,就又犹豫了…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