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九回寻公于独访禅寺  (第4/5页)
    麦小云说:“你们不知道你们的公子去了哪里?但他平常所去的地方你可知道?”    “我们公子平常都在书房中读书,他很少外出,偶而出去,那也只有去普济寺和方大大师论论诗词,弈弈棋子。”    阿春又抬头看了麦小云一眼说:“不过,最近他出去勤了,时间也长了。”    “哦——去哪里?”    “依旧是普济寺。”    “那我就到普济寺去问问看!”    “不用了。”阿春立即接口说;“我家主母已经叫家院去问过几次,都说没有,后来,她自己也去了两次,由我陪同着,结果…”    “结果还是没有?”    阿春点点头说:“是的。”    “或许我运气好也说不定呢!”    麦小云步出院子,正待举脚跨出拱门的时候,忽然看见门口有一位姑娘在探头探脑地朝里面观望着。    “姑娘找谁?”    那位姑娘羞涩地瞄了麦小云一眼,说:“喔!你这里可是林家?”    麦小云忆起老妇人曾经叫他林崇文,是以点头地说;“不错,这里正是林家。”    姑娘吁了一口气说:“那林公子可有在家?”    “林公子…”麦小云感到有些应对困难。    而那位姑娘却误会了他的意思,说:“婢女是说你的弟弟,林崇文林公子。”    她竟然将麦小云当成了林崇文的兄长。    “他不在。”    那位姑娘略一犹豫,然后小心翼翼地由怀中摸出了一个信封,说:“那就请你将它交给你的弟弟吧!”    麦小云伸手接了过来,说:“姑娘贵姓?”    那位姑娘已经掉头而去,她边走边说:“你只要将信交给他就知道了。”    人家不报姓名、麦小云焉能勉强?    他只有回头向阿春说“你可认识这位姑娘?”    阿春摇摇头说;‘没有见过。”    麦小云几经思虑,认为这封信必定与林崇文的行踪有关,但是,他未敢专擅,遂将信交给阿春说:“阿春姐,你拿去看看,里面写些什么?”    阿春傻傻地笑笑说:“小婢识字不多,还是麦公子你抽出来看看吧!”    麦小云既然要彻查林崇文的去处,些微的小节也就不容放过。    他随手抽出了信笺,随口客套地说:“那我就越权了。”    首先,一股淡淡的幽香钻进了他的鼻孔,接着,几行娟秀的字迹映入他的眼脸,那是一首捣练于令。    “深院静,    小庭空,    断续寒砧断续风。    无奈夜长人不睬,    数声和月到帘栊。”    这首词意味着期待,意味着盼望,意味着怀念,也意味着相思!    丫环阿春伸长着头颈,迫切地说:“里面写些什么?”    “一首词。”    “是普济寺老和尚写来的?”    “应该不是。”    “除了他还会有谁?”    “这首词中情意殷切,该是送信来那位姑娘的主人。”    阿春困惑地说;“那会是谁呢?”    “难道你家公子没有意中人?”    阿春摇摇头说:“没有。”    这条线索由此断了,不过,就算不断,也算不了什么线索,因为写词的人不也在等待着林崇文吗?    “那我走了。”麦小云间明了普济寺的所在,就出了南门。    南门外有一个山岳,那是莫干山迤俪下来的支脉.    曾济寺就在这个山岳之中。    “山殿秋云里,    烟霞出草微,    客寻朝罄空,    僧背夕阳归。    下界千门在,    前朝万事非,    看心兼送目,    葭-自依恋。”    麦小云绕过了照壁.迈入了山门,知客增就展着笑脸迎出来了。    他,四十来岁,大概是多与世人俗客接触的关系,故而精明而圆滑。    不是吗?这位知客增刚才还和一个服饰华丽的年轻人在彼此欢愉地交谈着。    麦小云目光如炬,他当然也注意到那个年轻人了.但是,见对方形态高傲,举止轻佻,该不会是一个整日与诗书为伍的人——林崇文——    “施主是来朝山,还是上香?”    “先上香,后朝山。”    “是,施主请。”知客僧单掌凭胸,身形微弯.他在肃容。    麦小云是佛门弟子,他当然十分虔诚地随殿上了香,然后摸出一锭五两重的元宝,去进了香油箱内。    几束香一串铜尚且化不完,何用钱?何用两?    知客僧见了不由眉开眼笑地说:“施主请到禅房奉茶。”    “好的。”    知客僧阅人无数,他知道对方或非王孙公子,但至少不是一个吝啬的人,是以交待了其他僧人一声,就亲自陪着麦小云到了一间十分精致的禅房。    禅房内有红木的大师椅,红木的茶几,还有一张红本的禅床。    壁上有联,一边是:    “云来云去,山林留穹影,    烟聚烟散,湖水映波光。    另一边是:    “苍松鸣风声,    翠竹摇月影。”    正中则是一个很大很大的“佛”字。    彼此落了座,沙弥上了茶,知客增遂同麦小云聊了起来。    “施主不是本地人?”    “可以说是,也可以说不是。”    “哦!怎么说?”    “弟子藉隶南方,但却在北方长大。”    “原来如此。”    麦小云是有为而来,因此他对各方面都很注意,如寺内的香客,寺内的僧众,尤其是这位知客大师!    “入空山焉能空手而返?是以弟子想谒见一下贵寺方丈。”    “敝寺方丈行脚在外,他不在寺内。”    “嘎!出去多久了?”    知客增眼中闪过一缕谲烁之光,脸卜现出一丝诡异之色,他迟疑了一下说:“大概有一个月了。”    “真是不巧。”麦小云惋惜地说。“那就麻烦大师替我准备一间客房,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