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七节  (第1/2页)
    第七节    玉蟾自幼便是在昆仑仙境长大的。    她是西王母座下的女仙之一,不谙世事,只知道修道而已。    女仙的生命是无限长的,时间永远是最多余的东西。她精通岐黄之术,专伺葯理。同修的女仙中,董双成,许飞琼都是至交好友。修炼的闲暇,女孩们也会嘻笑打闹,如同任何一个平凡的人间女子。    除此外,便是洛水女神宓儿,她亦是王母记名弟子,虽然长居洛水,每年都必会参拜王母数次。两人并非经常见面,却比任何人都更加相得。    凤凰悠然在天空飞翔,麒麟亦是仙境的神兽。这仙境是与外界完全隔绝的,高高在上,远离尘嚣。那时亦未觉得有寂寞的情绪,只因情根还未开吧!    宓儿是与她不同的,宓儿久居在人世,更通人情事故。每次来,都说一些人间的新鲜事,大多是闻所未闻,想亦不曾想过的。    宓儿说,人与仙最大的区别是什么?    她答,人只有百年的寿命,转瞬就过去了。    宓儿摇头,这不是最根本的区别。    她答,人不通仙法,rou骨凡胎。    宓儿亦说,这也不是最本质的区别。    她答,人有欲望,不似仙人这般无欲无求。    宓儿道,这回差不多了。但最根本的区别是人有感情,而仙没有。    感情?    她不是经苦修而得道的人仙,她是生而便有仙骨的,虽然仙阶更加高尚,却反而不似人仙那般了然七情六欲。    感情就是喜怒哀乐?    感情也是当你爱上一个人时,便会牵肠挂肚,连神仙也不想再做了。宓儿这样告诉她。    神仙也不想做,难道去做凡人吗?可是却又有那么多的凡人,一心想要成仙。    时日就这样慢慢地过去,如同平静无波的水流。她亦不知人间何世,只偶然听麻姑仙子说沧海已经三成桑田。    忽然有一日,天空中出现了十个太阳。十日齐出,连昆仑仙境都似乎比平时要炎热一些。    女仙们说,太阳的家乡是在东海的扶桑树上,扶桑上有十日十二月。只是太阳本该轮流值勤,十日齐出,只怕人间便要遭殃了。    她不过是个天真的女孩,以为无非是气温升高一些。其实天气热一些也好,到了冬天,不是有许多人因为无家可归,冻饿而死吗?如果每日都是夏天,那就不会有人被冻死了。    她却不知道人间正在逐渐干旱,饿孚遍地。    她仍然捣葯如故,却不知她的命运亦因为十日齐出而改变了。    这一日,王母忽然诏见。    王母待座下女仙都甚宽厚,如同自己的女儿一般。    她蹦蹦跳跳地去见王母,却见到王母的神色颇为忧虑。    身为女仙之首,还有什么能让王母感到忧心的呢?    她便问:“娘娘,您在担忧些什么?”    王母道:“玉蟾,你可听说十日齐出之事?”    她道:“是啊,连仙境都比平时炎热了。”    王母喟然叹息:“只怕人间已历浩劫。”    她道:“娘娘不是说过,祸福天定,若是人间经此浩劫,必然也是前数使然。”    王母道:“虽然如此,但修仙之人,慈悲为怀,见到人间经历浩劫,又怎么可以坐视不管?”    她便笑道:“王母只要规劝十日,令他们按时作息,便可以解去人间的浩劫了。”    王母道:“可惜的是,十日性子暴烈,从不服人管束。扶桑树母独居海外,也不与人来往,我对他们亦是无可奈何。”    她道:“那怎么办?”    王母伸出手,手中便多了一把金光闪闪的巨弓“玉蟾,你可愿意为我分忧?”    玉蟾忙道:“当然愿意,娘娘有什么指示,只管吩咐。”    王母道:“这一把是射日之弓,以此弓所发之箭,可上达天空,射下烈日。只是,这件事情,我却不能做。”    玉蟾道:“为何?”    王母道:“若是我公然射日,只怕会引起仙界之战,祸延下界,比十日齐出,还要更加可怕。”    玉蟾问:“那该如何是好?”    王母道:“我要你带着这把弓,到人间去找一位可以使用它的英雄。由他射下九日,便可解人间干旱酷暑之忧。只是,有一件事却是很难为你。”    玉蟾问:“什么事?”    王母道:“你只要离开了昆仑仙境,便不可再以仙境仙子的身份出现,以后就算你遇到什么困难,我也不能帮助你。”    她想了想才明白,王母不愿公然与扶桑树母反目,以免引起仙界之战,所以她亦要隐藏身份,避免射日后,扶桑树母会以此为借口,向昆仑仙境滋事。    她道:“我明白了,我愿意带着这把弓到人间去找能够拉开它的人。”    王母叹道:“玉蟾,我知道这件事情很难为你,你再考虑一下。你悟性极高,是女仙之中仙法最高的人,所以我才会想到派你去做这件事。但如果你不想去,我也不会勉强你。”    她却想也不想地回答:“我愿意前去,只要能替娘娘分忧,什么事情我都愿意做。”    她第一次知道,原来做神仙也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