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十四章双下地狱探龙华  (第3/8页)
回桥,登上虎头洞门右边的石级,钻入虎耳门!    门内是一条宽阔的洞道,上下左右开鉴着无数小圆孔,宛如蜂巢一般,一看就知这就是第二关考验暗器的“雨花洞”!    王子轩虽是龙华园的少园主,但是龙华园搬来太华山,他还是第一次进来,因此对一切布置和环境完全陌生,他和古蓉跟随在柳织云的身后,一面打量“雨花洞”一面问道:    “这二关的关主还是‘树腹怪叟钱通’吧?”    柳织云答道:    “是的,他原来奉命看守祁连的老龙华园,月前才赶回来的。”    古蓉一见整个洞道都布满密密麻麻的小圆孔,甚为惊奇,也开口问道:    “这些小圆孔都能射出暗器来么?”    柳织云道:    “是的,能够安全闯过这座‘雨花洞’的人,便是四品武士!”    古蓉作舌道:    “这么多小圆孔,若是同时射出暗器,那能闪避得了?”    柳织云笑道:    “古姑娘莫客气,刚才老夫已见过古姑娘的绝艺了,区区一座雨花洞,怎能困住古姑娘!”    古蓉笑道:    “我不怕打架,却怕暗器,真的,这一关要是可以用‘钱’买‘通’,我情愿花一笔钱!”    一语甫毕,蓦然洞壁上的一个圆孔中透出一片冷冰冰的声音:    “谁在胡说八道?”    听声音,正是那位“树腹怪叟”钱通!    柳织云忙笑道:    “钱关主莫生气,古姑娘是在跟你开玩笑!”    藏身于洞壁中的树腹怪叟钱通轻“哼”一声道:    “是那个古兰姑娘么?”    柳织云道:    “不,是古蓉姑娘!”    树腹怪叟钱通道:    “奇怪,听起来她就是古兰姑娘嘛!”    王子轩接口笑道:    “钱关主难道尚不知古蓉、古兰是孪生姊妹面貌一样,声音也一样!”    树腹怪叟钱通笑道:    “少园主别来无恙!”    王子轩笑道:    “还好,钱关主也不错吧?”    树腹怪叟钱通道:    “不好,老夫想改个名字!”    王子轩一怔道:    “改名字?”    树腹怪叟钱通道:    “是啊,改为钱不通!”    王子轩哈哈大笑道:    “钱关主,你不会把她的一句戏言放在心上吧?”    树腹怪叟钱通笑道:    “当然不会,只是老夫姓钱名通,的确会使过关者想入非非!”    柳织云接口笑道:    “常言道:有钱能使鬼推磨,依我看,你若改为钱不通,就更不通了!”    谈笑中,四人走出了雨花洞。    眼前是一座竣坂如削的绝岩,当中建造一道石级,约有三百级之多,一眼望去,气势十分险恶!    王子轩抬头仰观,问道:    “那上面就是第三关的‘龙虎台’么?”    柳织云道:    “正是,关主还是‘无双神杨丙丁’!”    蓑衣鬼农南宫林自渡过轮回桥后,即由柳织云扶持着走路,这时一见那道石级长而斜陡,不禁皱眉道:    “哼,还要老夫爬那么高的石级么?”    柳织云道:    “不,吊篮就在这边!”    一面说,一面扶着他转向左方一片树林走去。    进入树林中,行未数步,便见林中有一间木屋,外有三个黄衣大汉持剑逡回着,木屋内是一个巨大的绞盘,一条粗如儿臂的钢索由绞盘伸出屋外,通往对面的空中,而在就近的钢索上,吊着一个巨大的篮子,可容四五人乘坐。    柳织云走到木屋门口,一名黄衣大汉已将吊篮降到地上,蓑衣鬼农南宫林一脚跨入吊篮里坐下,笑道:    “这玩意儿有意思,就怕发生意外,跌下来可就变成一堆rou浆了!”    柳织云笑道:    “南宫前辈请放心,此地不会有意外事件发生!”    说着,他请王子轩和古蓉入篮坐下,自己随后进入,向那黄衣大汉说道:    “好,开动!”    于是,吊篮冉冉上升,渐上渐高,不久四人便已置身于云气氤氲的高空中!    俯瞰太华,峰峦起伏,绵延不绝,耸翠如涌螺,孤峰如迸笋,岗峦森列似戟,有的龙腾凤舞,有的连骑纵奔,令人目不暇接。    蓑衣鬼农南宫林虽是武林有数的奇人之一,也是生平第一次乘坐吊篮而看到了整个太华山的雄姿。    目睹华山三峰在霞彩风光映照中,好像一座擎天银柱放出万道金紫色的光芒,不禁脱口吟道:    “岩上太华俯咸京,天外三峰削不成,武帝祠前云欲散,仙人掌上雨初晴,河山北枕秦关险,驿路连汉时平,借道旁名利客,无如此处学长生!”    古蓉赞道:    “好诗!”    蓑衣鬼农南宫林笑道:    “老夫代表唐代诗人崔颢向古姑娘致谢!”    古蓉玉脸一红,含羞笑道:    “哦,我以为是你老作的呢。”    蓑衣鬼农南宫林道:    “老夫那里会作诗?今天看到这华山,能够记起崔颢这一首诗,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!”    王子轩忽然举手一指远方一座山峰叫道:    “蓉儿你看,那是刚才北于霸主罗谷大摆英雄宴的毛女峰!”    古蓉循着他的手指望去,笑道:    “奇怪,毛女峰寸草水生,却为何叫‘毛女’呢?”    王子轩道:    “这有个典故,据说‘毛女’是秦始皇一名宫人,名叫玉姜,秦始皇死后,把她殉葬在骊山,这位玉姜姑娘颇有智慧,她不甘为一个暴君作无谓的牺牲,于是设法从墓里逃出来到这座山峰上,隐藏在峰顶上的一个石洞中,每天采食松叶松实维生,日子一久,身体起了变化,长出许多毛来,因此后人便称她为毛女,山也叫毛女峰了。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